掘地父子原名:Digger,又名挖掘者
一个来自潮湿森林的现代西部故事。尼基塔斯扎根于家乡,常年独自打理着自家的农林产业。除此之外,就是和逐渐入侵的工业巨企做斗争,试图保卫当地的老派生活和自家一亩三分地。阔别多年的儿子突然回家,随之而来的是久别的疏离、未解的心结和明显的敌意。父子关系本已紧张,一场巨变又悄然而至…社会心理学出身的导演乔治斯·格里戈拉基斯在他的首部长片中就以独特的作者风格,将山林里泥泞湿冷的环境和微妙的人际氛围刻画得淋漓尽致,挖掘父子之间的命运羁绊,关照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怀。
发布于2020年。由乔治·格里高拉基斯执导,并且由编剧乔治·格里高拉基斯、范吉利斯·穆里基斯携幕后团队创作。集众多位范吉利斯·穆里基斯、索菲亚·库阿丽、西奥·亚历山大、Argyris Pandazaras、Michalis Iatropoulos、Antonis Tsiotsiopoulos、Marianthi Pantelopoulou、Vassilis Bisbikis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。并于2020-02-24(柏林电影节)公映的电影。
伐木工和**商眼中孤丧的老顽固,坐在铲斗里时倒成了个孩子,翘着小脚一脸萌。破坏山林的机器怪物角色反转,成了父子关系的救赎。镜头里的山林美得有灵性,对酒馆里山民间情谊的刻画也很动人,电影人的专业水准跟环保觉悟一样高。不过这只是个案,大多数编剧还需要参加气候培训班。
【希腊】围绕男子气概展开的父子关系探察,以及微小之人进行对抗斗争的故事;两部分共同组成陈词滥调,带来可以预料也没有什么波澜的进展。唯一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镜头下对森林景象的捕捉,上部这么出色的还是2017年在「一种关注」的《西部》。
【3.0】可取之处是叙事的迂回,导演将以父子亲情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冲突,潜移默化地转移到人与外物的对抗上,避免了直接触及社会**的激烈的情节发展。电影本身拍得倒挺一般,看得出来影像设计费了心思,但在无精打采的剧本面前注定只能是不痛不痒的表面功夫。
2021年9月25日北影节观影。没《狗牙》《龙虾》那么作妖,很日常。像是在东莞打工的鹅子回东北来祸祸故土和老爹。沼泽里的挖掘机终于有了点激荡。
雾林鸟鸣唤父子,来去之间借个火,在一处深挖探寻人生真谛,亦或浪迹天涯接受一切虚无;父子两代倔脾气不打不相识,挺好
每年至少能有20部类似的... 在大家都在反经济全球化的**里反工业化倒显出几分古朴的可爱;结构上实在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故事切入过分无聊 到了20多分钟才显出些头绪 一上来的泥石流桥段完全可以参考Lumière d'été开篇处的落石拍 显出几分overwhelming
#HIIFF2020,结局的镜头景深关系处理的很好
「6分」光州N部曲里最差的一部。
以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。同名韩国电影被敏感无法点评。不许联想,但看完后就会联想。你们在怕什么?你在怕什么?历史?还是真相?
#70th Berlinale#全景。又是一部采矿业毁坏生态*人**的作品(本届另一部是蒙古片[世界的血管]),好多桥段都一样哈哈哈。不过这部影片主要文章做在颇有希腊古典悲剧感的“相爱相杀”父子关系上。影片几乎是为著名演员Vangelis Mourikis量身定做的(他也参与了剧本创作)。影片最为出色的是摄影,对人与自然相处关系的探讨,对山林的雾气(完全又看到了[聂隐***那个雾气长镜头!)、暴雨、泥浆等等有着相当准确的捕捉(我猜摄影师很多时候想**导演……),更为杰出的是大量的低照度场景,父亲在夜里追杀儿子那场戏实在是拍得太出色了。还有一些对矿场和机器的相当有震撼力的镜头。